传世错钞 错版钞珍藏册

  • 本店售价: 回收价格电议
  • 商品货号: 100
  • 点击次数: 1808

      “错版钞票”是指国家部门在纸钞设计或印制过程中产生错误而出现的错票,“错版钞票”大多产生在社会变动时期,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收藏的价值感。“错票”也成为收藏界最为稀缺的传世珍品。


     《传世错钞》珍藏册是我国第一次以收录不同时期“错版钞票”形式而发行的藏品,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。由于历史原因,中国“错版钞”的文化研究,一直停滞不前。经国家同意,文博单位历时5年,抢救性挖掘了有关历史资料及藏品。中国文化收藏家协会以此次抢救性挖掘的藏品及资料为基础,发行新中国第一套“错钞”珍藏册,本次发行坚持传承中华收藏文化、还原历史真实文献,并从专业收藏角度详解每一枚纸币的“特殊”故事,包括发行时间、制作工艺等,使本套藏品得以完美呈现。
 
   《传世错钞》珍藏册内容详尽、图文并茂,集知识性、观赏性和珍贵性于一体,正式发行1050套。
传世错钞
传世错钞
传世错钞

收藏亮点

1.“一次集全”中国一百年的珍稀错钞

      本册内含:华夏民族热血抗日的《抗战连体钞》;建国初期的《新中国第一错钞》;文化大革命时期的《文革第一错钞》;文字改革产生的《错中带错双错钞》;改革开放产生的《特种货币错钞》;香港回归前产生的《中西文明对撞错钞》;改变中国货币发行史的《外汇券错钞》;具有殖民地色彩的《天安门双错张》等等。

2.“绝无仅有”带邮票齿孔的连体错钞

    《抗战连体钞》就是“唯一带邮票齿孔”的错版钞,还是民国时期的连体钞。

      此版钞票是“淞沪抗战”时期广东政府决定发行的“国防债券”,用来支持十九路军抗战。由于钞票面值有100元50元10元三种,而广大民众提出“壹元也要捐”的口号,因此政府临时决定发壹元票。用10张壹元券做成连体钞,每10张为一组,正版面值10元,在每张的间隔处打上邮票齿孔便于民众撕开分发。这样既不违反国家规定,也使民众“壹元也要捐”的爱国精神得以实现。由此诞生了记载史诗的《抗战错钞》。

3.“错中带错”的双错钞

      建国初期,国家倡导文字改革,1956年1月28日通过了《汉字简化方案》。从此,中国的文字得到统一。在新中国钞票上出现错字是很少见的,而且是“错中带错”的两个文字都出错的,仅出现一次——第三套人民币贰角券。

      第三套纸币中的“贰角券”,是新中国货币发行史中第一个“双错钞”,也是唯一一个“错中带错”的文字双错钞。

4.“禁止公开”的新中国第一错钞

    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是在解放战争中诞生的。由于不能在各省市、地区统一使用,导致了其无法正常流通的局限性。为改变这个致命的缺陷,新中国成立后,国务院发布命令,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,统一国家货币。

      在设计第二套人民币5元券的时候,由于疏忽,把天安门前的华表方向画错了,整幅图案仔细一看,各民族群众手捧鲜花,高举标语不是朝向天安门的方向,而是朝向天安门的西北角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这枚钞票的设计错误是“禁止公开”的,历经半个多世纪,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把这枚错币若隐若现地揭发出来。也促使这枚钞票成为“新中国的第一错钞”!

5.改变中国货币发行史的错钞

      1980年4月1日,中国开始发行外汇券,1995年1月1日,退出流通。其中壹角券、伍角券票券的正面印有大写“壹角”、“伍角”面额标示,但是这两张票券背面的使用说明却写的是“本券的元与人民币元等值”中英文标注。这样就产生重大的错误,明明发行的是“角币”,票券的背面却是以“元”为单位。

    外汇券这样的特种货币,它的诞生无疑改变了中国货币的发行史!《外汇券错钞》即是特种货币,又是错版钞票,随着时间的延续,必将天价难求。

6.“中西结合”的港澳错邮钞

     《渣打错水印》香港回归前,具有殖民地图案的香港纸钞,受到民众排斥。渣打银行在发行新版10元钞票时,将代有殖民地色彩的图案去掉。正面采用鲤鱼图案,寓意年年有余。背面采用紫荆花图案,代表香港城市。此张钞票设计非常完美,赞誉不断。但是却出现致命的错误,忘改钞票上的水印了,采用原来的“古罗马士兵”水印。在一张“寓意年年有余”的中国风格钞票上,却印着“古罗马士兵”水印,错到了极点,无以复加。“渣打错水印”因此成为世界纸钞历史上典型的错钞案例。

     《天安门错张》是澳门政府为庆祝中国国庆发行的小型张。主图是天安门和澳门政府办公楼。